-
-
一組來自中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聯合研究團隊在6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撰文稱,他們通過電解稀薄空氣(濕度低至4%)中的水,而非傳統方法電解液態水,制造出了綠氫。最新方法使科學家們能在干燥和偏遠地區制造出氫燃料,對環境影響最小。
電解稀薄空氣中的水可制氫,有助解決干燥地區制氫缺水問題
-
-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確定了大腦中的一個基因和一組細胞,它們在抑制果蠅的攻擊性方面起著關鍵作用。該研究結果7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或有助于解釋帕金森病等疾病——帕金森病有時會導致行為改變,如攻擊性和好斗性增加。
科學家鑒定出“好斗”抑制基因
-
-
自然界擁有自己的內在“電網”。在我們腳下和海底,細菌產生的微小納米線“呼出”多余的電子而形成一張遍布全球的“電網”。美國耶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光是在生物膜細菌中培養這種電子活動的“盟友”。將細菌產生的納米線暴露在光照下,電導率最高可增加100倍。這一發現發表在7日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光照加速大自然“電網”導電性
-
-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6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蘇格蘭外赫布里底群島發現的陶器遺跡表明,該地區的人群可能在公元前3600—3300年就已食用小麥。這些發現表明,當時小麥可能與乳制品同煮,用于制造基于動物乳的粥或稀飯。
新石器時代,在“湖上住所”喝麥片粥
-
-
目前,人們僅根據氣味劑的物理化學特征來預測嗅覺印象。但是,該方法無法預測傳感數據,而傳感數據對于產生氣味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研究人員采用了逆向思維的創新策略,不是根據分子數據預測氣味,而是根據氣味印象預測分子特征。這是使用標準質譜數據和機器學習模型實現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最...
機器學習模型創建定制氣味和香水
-
-
利用新的神經機器人平臺和電極測量,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解碼了帕金森病是如何導致患者大腦失調,損害其行走等運動能力的。這一發現揭示了大腦中丘腦下核區域如何協調腿部肌肉的激活,并提出了可檢測患者“凍結”和其他行走障礙的算法。
神經機器人系統解碼帕金森病行走障礙
-
當地時間7日舉行的2022年美國心臟協會(AHA)高血壓會議上公布了一項新研究,當在年輕小鼠中誘導高血壓時,它們的骨質流失和骨質疏松癥相關的骨損傷與老年小鼠相當。這一發現或有助于研究人員識別在人類骨骼健康中發揮作用的免疫細胞和機制,帶來預防成年早期骨質疏松癥的新方法。
高血壓可能加速骨骼老化
-
-
英國《自然》雜志7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在婆羅洲發現的一具可追溯至3.1萬年前的人類骨架,此人左腳曾做過截肢手術,而且在術后康復。這一發現表明,先進外科手術在熱帶亞洲的出現時間比之前認為的早了幾千年。
3萬年前人類已能做截肢手術
-
瑞士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可以預測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冠狀病毒未來變種,有望促進下一代抗體療法及疫苗的研發,為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提供重要參考。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細胞》雜志。
AI工具能預測冠狀病毒未來變種有助促進新一代抗體療法和疫苗研發
-
-
美國研究人員取得了一項新技術突破,他們開發出一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達24%,為同類報告中最高,且兼具穩定性。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自然》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