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喬地
黨永富從事耕地保護與土壤治理工作30多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他每年都會帶“土”上兩會,被大家稱為“土代表”。
“如果沒有耕地的質量提升,就很難產出優質的糧食?!眹@這一主題,今年黨永富提出了耕地保護與地力提升由單一營養體系上升為“三土三系”,保障耕地質量跟上新時代農業發展需求的建議。
保障耕地質量,跟上新時代農業發展需求
黨永富告訴記者,一個時期要解決一個時期的問題,改革開放前后,我國農業生產主要是提升糧食產量,解決人民吃飽飯的問題。目前已實現了從吃不飽到吃飽的歷史性進步,國家與人民的需求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對農業提出了堅持系統觀念、全過程管理的新時代“過程農業”新型生產模式。在糧食數量安全的基礎上,又提升“無害、營養、低碳、健康”四個新指標需求。
這一根本變化,對耕地的質量需求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從原有的單一營養體系轉變為營養體系、生態體系和污染體系并存的“三土三系”。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僅僅依靠單一營養體系已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需要從“三土三系”著手進行綜合治理:被農藥殘留污染土壤體系直接會殺死土壤生態體系的活性,土壤生態體系微生物下降可直接影響到土壤營養體系轉化率下降。
為此,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全過程解決耕地保護與地力提升新模式。黨永富建議從國家層面做好系統性頂層設計,包括分工、資金使用與責任劃分、教材、培訓、宣傳等方面,解決當前農業農村部門抓營養體系、生態環境部門抓污染體系、自然資源抓生態體系的碎片化問題。將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由單一營養體系上升為營養體系、污染體系、生態體系為一體的“三土三系” 系統性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滿足新時代“過程農業”生產模式與第二個100年農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的需要。
連續五年為土地提建議
其實,這不是黨永富第一次為土地“發聲”。作為一名土壤治理專家,黨永富在履職過程中一直為土地“發聲”,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應有的努力。
2014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土壤污染防治情況專題調研組在河南調研并召開座談會。作為河南省人大代表、土壤污染治理專家,黨永富應邀出席會議,介紹了自己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就出臺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提出了意見建議。2018年,他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第一次參會就提出了推動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相關建議。2019年1月1日,《土壤污染防治法》施行,黨永富的愿望實現了。但他沒有停下腳步,始終在為土地“發聲”,為此,2020年8月黨永富親自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土壤污染防治執法檢查活動。
在2019年的全國兩會首場代表通道上,黨永富向國內外介紹耕地保護與地力提升和土壤治理的先進經驗。這些年來,黨永富陸續提出了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推動鄉村振興,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司法鑒定,耕地保護與種糧農民養老保險掛鉤,制定耕地質量保護法等40多項建議與議案,這些議案建議都得到高度重視和認真辦理。其中關于完善土壤污染損害司法鑒定的建議,被選入《全國人大代表建議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