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甘肅是風光資源大省,資源量在全國排名前列。風光資源富集區多為沙漠、戈壁、荒漠,建設大型沙漠風光電基地的優勢和條件得天獨厚,具備基地化、規?;?、一體化開發條件,發展空間巨大。目前甘肅已建成酒泉至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并且通過18回750千伏線路與寧夏、青海、新疆和陜西電網聯網運行,形成整個西北地區相互調劑、互補調峰的電網架構。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下,甘肅省堅持集中式與分散式并舉、就地消納與電力外送并重,通過推進直購電交易、新能源替代自備電廠發電等一系列改革舉措,新能源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至2021年底已達到96.8%,風光電利用小時數分別達到2022小時、1525小時。
目前風電涉及的發電機、輪轂、葉片、塔筒、錨栓和光伏發電涉及的切片、組件、逆變器、支架等制造產業在河西地區集中布局,并相應延伸了以儲能為代表的關聯產業,為全省新能源發展降低投資成本、提升綜合競爭力奠定了基礎。
截至2021年底,全省新能源裝機總量達到3095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容量的48.7%,風光電發電量占比達到2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6.2%,幾項指標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康軍表示,“十四五”時期,甘肅省將有力、有序發展新能源,重點圍繞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通過綜合協調、加強布局、實時調度,真正把甘肅建成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發輸儲用造一體發展的格局,構建鏈條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體系,一方面,通過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吸引中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進而優化產業結構,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另一方面,通過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和省間交流通道,把綠色電力源源不斷輸送到中東部省份,努力為全國實現“雙碳”目標提供甘肅方案、體現甘肅水平、作出甘肅貢獻。
預計到“十四五”末,全省新能源并網裝機將突破8000萬千瓦?;诖?,康軍提出改革能耗統計口徑支持新能源“綠電”發展的建議。
“如實現能耗雙控向碳雙控轉變后,我省風光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將得到充分發揮?!笨弟娬f,按照8000萬千瓦裝機測算,剔除外送電量外,省內消納新能源電量將達到1000億千瓦時。
康軍建議,若將清潔能源折標系數不再按火電煤耗折標系數計算,而是根據其碳排放折標為0對待,“十四五”期間能為甘肅騰挪出3000萬噸標準煤用能空間,項目上馬對甘肅省完成“十四五”能耗強度目標的影響將大幅降低,甘肅承接東中部產業轉移的能力將不斷增強,有助于加速甘肅省經濟社會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