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李建平
初秋,正是玉米制種管護關鍵期,在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果園鎮西溝村,望著綿延遠方的大片莊稼,玉米莖稈粗壯,葉梢飄飄,油光發亮,村民們正忙著追肥、澆水。
“制種的關鍵就是田間管理和趕花授粉,抓好了這兩樣才能保證種子的產量和品質?!惫麍@鎮大漠種業公司負責人袁建成說。
今年,果園鎮玉米制種面積1400多畝,生產品種7個。果園的玉米種業發展是肅州區良種供應能力穩步提升的縮影。
近兩年,肅州區搶抓高標準農田高速建設的有利契機,建成高標準玉米制種基地10萬畝,千畝以上集約化制種基地20個,2022年全區制種面積達到36.1萬畝,初步形成北部高效蔬菜制種、中部花卉瓜類制種和沿山玉米制種的產業布局,年制種面積逾法定耕地面積的一半以上,已成為全國最大且最具優勢的蔬菜、瓜類、花卉種子基地,小小種子激活了肅州鄉村振興的“芯”動能。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金佛寺鎮花卉制種基地 頡滿斌攝
科技賦能 加快種質資源收集保護
沒有種質資源,農業育種創新將成為無源之水,多樣化的種質資源是育種創新的源頭。
近段時間,在肅州區總寨鎮三奇堡村的王天剛家里,肅州區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工作負責人夏尚上發現了一份糯玉米老品種。
“該品種具有糯性足、香味濃、含糖高的特性,是一個比較優良的種質材料?!毕纳猩险f,團隊對該品種的水分、發芽率及品種特性進行檢測,確保該種質資源盡快入庫。
憑借光熱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偏少、天然隔離好等優勢,肅州區繁育的農作物種子籽粒飽滿、水分含量低、色澤正、產量高、品質優,是全球公認的最具優勢的農作物制種區之一,被業內人士譽為“天然的種子繁育場”。
打好種業翻身仗,除了解決“種源”問題,還要解決技術創新問題。近年來,逐步構建起依托敦煌種業研究院、奧凱種機研發中心、大禹節水研發中心等“三院五中心”和“科研平臺+專家團隊+農技推廣員+企業+農戶”五位一體技術服務體系。同時,依托科技研發服務平臺,加快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和農作物新品種的引進、培育,初步構建起企業自主研發、平臺認定檢測同步的研發服務推廣體系,為種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園區帶動 培育多元種業市場主體
走進肅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連片智能溫室整齊排列。棚內碩果累累,生機盎然。在31500平方米的試驗區內,試驗種植了蔬菜、玉米、瓜類、花卉、向日葵等12大類作物14000多個品種。上千個品種由企業統一管理進行生長試驗。經過風味、果形、色澤、產量、儲存、抗性等重重考核后,只有最優的品種才能從中脫穎而出。園區目前已引進育種企業13家,建成種子試驗研發基地3016畝,帶動發展專業合作社816家、家庭農場106個。
如今的肅州,不斷拓展現代種業的發展領域,積極構建各種資源有效利用、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綜合效益整體提升的種業產業體系。
家住肅州區果園鎮中所溝村七組的制種大戶楊東林,今年種下的13.5畝甜椒、四季豆、生菜、雜交葫蘆和菊花即將迎來收獲。望著綠油油的田地,他的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艾F在大家制種的積極性很高,制種收入比較高,只要人勤快,在家制種比外面務工強?!睏顤|林說。在果園鎮和楊東林一樣制種的人有很多,制種業已經成為這里最大的增收致富渠道?!懊磕甏焊_始前,各大制種公司就會跟我們簽訂合同,免費給我們母種,還會在協議里協定保底收購價?!睏顤|林說,“我們產多少人家收多少,比過去自己找公司收種子更有收入保障?!?/p>
歷經40多年的發展實踐,肅州區目前擁有種子生產加工企業157家,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全產業鏈生產模式。培育敦煌種業、登海先鋒等育繁推一體化省級龍頭企業9家,與全球80多個國家(地區)及全國近千家種子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代繁品種達到4900多個,代繁面積達到全區瓜菜制種面積的80%。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為有效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用種安全,肅州區將繼續加快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加大前沿技術攻關力度,培育多元種業市場主體,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肅州由‘種業大區’向‘種業強區’轉變,逐步實現‘中國碗主要裝中國糧,中國糧必有肅州種’的目標?!泵C州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徐世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