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通訊員 丁洋
近日,由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總體勘察設計的西寧至成都鐵路初步設計獲國鐵集團和青海、甘肅、四川三省人民政府聯合批復,標志著我國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蘭(西)廣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寧至成都段全面啟動建設。
作為國家中長期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中蘭(西)廣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寧至成都鐵路縱跨青海、甘肅、四川三省區,線路自西寧樞紐海東西站引出,先后經青海省海東市、黃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后,在黃勝關站與在建中的成蘭鐵路接軌,共線引入成都樞紐。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西寧至成都鐵路總體設計師段榮成介紹:“西寧至成都鐵路正線全長832.9公里,全線共設車站19座。其中新建海東西至黃勝關段正線長度498.9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小時,在郎木寺至紅原段可達250公里/小時。全線橋隧比高達81%,途經盆地、高原、河谷、山區及十條大斷裂,且新建項目中60%在海拔3000米以上,沿線還要經過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和2個縣級自然保護區,地質條件極為復雜,生態保護責任重大。為此,鐵一院一方面采取架設橋梁、加大基柱深度等方式,解決了不良地質或跨越沼澤等問題,另一方面采取以橋代路、植被定期保養等方式,加強了對自然保護區的繞避和保護?!?/p>
西寧至成都鐵路尖扎特大橋效果圖(受訪單位供圖)
西成鐵路的沿線文化及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既有世界最大的藏傳佛教學府、格魯派六大宗主寺院之一的夏河拉卜楞寺、“東方小瑞士”郎木寺等人文景觀,又有甘南最大淡水湖、候鳥自然保護區尕海以及“中國最美濕地”的若爾蓋草原等自然景觀,沿線自然風光獨特、民族特色濃郁,線路建成后將極大地帶動海東、黃南、甘南、阿壩等深度貧困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促進沿線地區脫貧攻堅具有重大意義。
同時,西寧至成都鐵路建成后向北將通過蘭新高鐵、蘭青鐵路等鐵路干線聯通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區,向南經成昆、成貴、成渝和貴廣等快速鐵路通往西南、華南及北部灣地區,從而構成了我國西北至西南的區際間快捷通道,為填補“西部留白”,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再添新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