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如何更好保障14億多人“到點開飯”?如何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鄉村振興如何發力?代表委員在全國兩會上積極建言獻策。
讓希望的田野充滿活力——從全國兩會看鄉村振興發力點
-
-
已被多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數字經濟”,今年首次以“單獨成段”的方式呈現,這讓處在“數實融合”關鍵期的產業界信心倍增。
數字經濟動能釋放提速,強筋骨補短板穩中求進
-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在3月5日國新辦舉行的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吹風會上,國務院研究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為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創造條件,使得中國經濟這兩年在全球凸顯了“安全島”“避風港”“穩定器”的作用。
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領先,科技支撐始終在線
-
-
“張北的風點亮了冬奧會的燈”,河北張家口大規模的光伏發電、風電等形成穩定可控電源,三大賽區26個場館100%使用綠電……北京2022年冬奧會成為首個實現“碳中和”的冬奧會。
實現“雙碳”目標,科技創新是關鍵引擎
-
鄉村振興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命題。我國當前的農業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產業鏈條短、收益低,技術與人才儲備不足、資源環境約束加大等短板依然突出。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從人才、產業等多個角度提出建設性意見,促使我國農村建設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代表委員談科技支撐經濟行穩致遠|鄉村振興,一個環節都不能松
-
-
“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月6日下午,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習近平總書記語氣堅定。
代表委員談科技支撐經濟行穩致遠
生物育種: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
她提出,短期內對擴產、投產的車規級芯片制造企業,建立行政審批綠色通道,使企業能夠迅速投產以解汽車行業燃眉之急;中期內進行車規級芯片產業鏈部署,完善產業布局,實現自主可控;長遠來看,構建產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徹底解決車規級芯片受制于人的難題。
破解“汽車缺芯”難題,亟須完善產業布局
-
-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開局——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進軍的重要一年,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經濟實現平穩開局,意義極為重大。
踔厲奮發,高質量發展步履堅定——從新發展理念看2022中國經濟新開局
-
-
發力數字經濟,青島高新區先后引進了騰訊、百度、軟控等項目,布局中國移動青島云數據中心、華為青島云計算數據中心等項目。眾多優秀企業更是為青島高新區數字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
數字化多維賦能園區轉型,青島高新區積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
2月24日,上海浦東舉行了全國融資租賃中心建設推進大會,成立了引領區融資租賃產業發展聯盟,同時,還推出一系列發展舉措,以吸引更多融資租賃公司和項目在浦東集聚發展。